当前位置:京报网首页 > 音乐周报 > 正文

中国打击乐的进击者——访尹飞

2021-06-23 10:08

音乐周报

记者: 本报记者 纪晨

今年,尹飞的演出非常密集。“天津茱莉亚和朋友们”的音乐会、史付红《声音拼图》三部曲专场音乐会、《梵天净土》张小夫多媒体交响乐音乐会都有尹飞精湛的演奏。上周,他又刚刚在中央音乐学院完成民乐系献礼建党百年的三场音乐会。连续三天的演出曲目不同,既有协奏,又有伴奏,还有新作品。忙完演出,将乐器运回排练室,仅睡了四五个小时,他就起床接受本报的采访。曾有纪录片导演问他,除了打击乐,您还有其他的业余爱好吗?他问导演,做俯卧撑算吗?自从12岁开始学习打击乐,他几乎将所有的经历、体力都用在了打击乐上。

相比于弦乐、钢琴、弹拨乐等热门专业在国内的迅猛发展,民族打击乐的发展显得缓慢了许多。无论是演出机会,还是比赛机会都非常少。身为中央音乐学院的青年教师、国内优秀的青年打击乐演奏家,尹飞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为中国打击乐博一个光明的未来。

13载央音学习的

高光与失意

翻开尹飞的个人经历,既简单又不简单。尹飞是山东青岛人,2001年来到北京,受打击乐演奏家、中央音乐学院博士生导师王建华启蒙,开始学习打击乐。2003年,尹飞以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2009年,他被保送进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继续学习民族打击乐,2013年考上中央音乐学院民乐系研究生。从启蒙到研究生阶段,他都是跟随王建华学习,师生感情非常浓厚。中央音乐学院的乔佳佳副教授也带尹飞学习过一年半的时间。尹飞对于自己的两位恩师都非常敬佩。上学期间,尹飞获得国家奖学金、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中央音乐学院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北京市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毕业生(本科、研究生)等众多荣誉。

学习经历看似一帆风顺,但在大二时,尹飞一度对自己产生了怀疑。那一年,他参加国家文化部文华奖评选,却连第一轮的选拔都没有通过。当时尹飞整个人都崩溃了,他动了换一个发展方向的念头。在附中时,尹飞就对文学、历史、哲学感兴趣,也产生过报考相关专业的念头。于是大三时他辅修了音乐学,打算未来考取非音乐院校的研究生。机缘巧合,他的音乐学老师是研究世界民族音乐的李昕教授。尹飞了解到在世界民族音乐中,打击乐占了很大比重。学习音乐学,也打开了他的国际视野。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尹飞接触到印度、非洲、南美的打击乐,并跟随多位老师学习中东鼓、新疆鼓。这期间,尹飞重新找回了对打击乐的自信。让他遗憾的是,最后为了考研,尹飞没能完成音乐学的全部课程。但这段经历对他产生很大的影响,大大提高了他的逻辑思维、文字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尹飞留校任教。现在,他负责19个学生的教学,包括8个本科生和11个附中学生。

从“抬不起头”

到走上舞台中心 

附中时,或许因为学的是小专业,尹飞总觉得和其他热门专业的学生相比,有些“被人看不起”。明明自己和学校里所有的学生一样刻苦学习,却没有那么多演出、比赛可以参加,甚至在学校里也得不到独奏的机会,永远作为伴奏乐器服务其他乐器,甚至是获奖后也得不到更多的关注。尹飞记得,“那时候,别人问我是学什么专业的,我从来不敢说是学民族打击乐的,我都说是学打击乐的。”

幸运的是,在尹飞读研究生阶段,赶上了民族室内乐大发展的时期,各种室内乐组合都有,二胡演奏家于红梅教授就在中央音乐学院创立了两个中国民族室内乐乐团——圣风室内乐团和艺境室内乐团。在文华艺术院校奖——第五届全国青少年民族乐器演奏比赛上,艺境室内乐团、金磬吹打组合、德音民族室内乐团三个组合代表中央音乐学院参赛,这三个组合中都有尹飞。比赛前,学校为三个组合举行了一场汇报演出,整场演出尹飞始终在台上。也正是这次演出,尹飞给民乐系的老师留下了深刻印象。最终,金磬吹打组合获得金奖,艺境室内乐团获得银奖,德音民族室内乐团获得最佳演奏奖。之后的日子里,无论是民乐系老师还是学生,都来找尹飞合作伴奏。最多的一个月,他伴奏了37场演出。高频率的演出,不仅让他快速积累了舞台演出经验,更宝贵的是在与各种乐器合作中汲取很多养分。“民乐系有很多厉害的老师,之前我不可能有机会去找其他乐器的老师上课。但在和民乐系学生的合作中,就可以和他们一起上主课。这个过程让我对不同的乐器有了更多的了解,对音乐的处理有很大的帮助。在各个老师身上,也感受到了不同的教学方法,这对我后来的教学有很大的影响。”

2019年,已经留校任教3年的尹飞决定和自己的学生一起参加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器乐电视大赛。当时家人很反对,觉得比赛成绩好会被认为是理所应当,如果成绩不好,会对他造成负面影响,毕竟他已经是老师了。但他坚持要参加比赛,他的想法直白而坚定:“这个平台很好,我想要成名,我想让更多人知道我,进而了解什么是中国打击乐。”这次比赛,他也创造了中国器乐电视大赛前所未有的历史,不仅他自己拿到了职业组的冠军,他的团队以及学生也包揽了各个组别的冠军。从音乐学院里默默无闻的那一个,到成为整个民乐界、音乐圈都在关注的赛事冠军,尹飞终于成为了舞台上的主角。

进击打击乐团的

艰难与坚守

在那次器乐电视大赛中,尹飞邀请几位中央音乐学院的师弟、师妹以及学生为他助奏,并委约西洋打击乐演奏家张啸驰帮他写了一个作品。作品完成后,两个人一起为作品想名字,想了几个都觉得不好,张啸驰提议“不如叫《进击的巨人》吧”。这带给尹飞灵感,他最终将这个作品命名为《进击》。“进击”,日后也成为其乐团的名字。

同年9月20日,在中央音乐学院有一场重要演出,尹飞再次把师弟、师妹以及学生们攒在一起,首次以“进击打击乐团”的名字参加演出。演出结束后,尹飞在后台看到乐团中的一位小师妹蹲在角落里哭,她说自己在学校里学习多年,这是她第一次站在舞台中心演出,第一次看到打击乐的节目能收获全场最热烈的掌声。在当晚的聚餐上,尹飞也流泪了,“因为只有学习民族打击乐的人才懂,从附中一路走来,我们从音乐学院里一个默默无闻的专业,到得到全校师生们的关注,是多么的不易。”当晚,大家共同决定,要将进击打击乐团继续做下去,并将9月20日定为进击打击乐团的生日,立志将进击打击乐团打造成一支精品的重奏组合。中国打击乐泰斗李真贵给进击打击乐团确定了一个方向:以中为主,中西结合,技艺精湛,时尚大众。

为了打造这支精品重奏组合,尹飞付出了很多。一个打击乐团最重要的发展基石就是必须拥有一批好的乐器,工作6年来,尹飞基本上把所有的收入都投入到购置乐器上,除了中国打击乐器,还购买了全套的西洋打击乐器。他自豪地说,现在他所拥有的乐器可以换购一辆豪车。

当前中国打击乐器的制作水平良莠不齐,他时常和乐器制造商一起探讨怎样改进乐器的声音。在乐器的形制与颜色方面他别出心裁,挑战传统的审美,把鼓身的颜色定为黑色。一是相比于红色,黑色更有现代感和时尚感。同时,也因为一个只有打击乐人才懂的心酸的原因,“因为打击乐的搬运很困难,难免会在鼓身上留下刮痕,如果是传统红色的鼓,在舞台灯光的照射下,观众能清楚地看到鼓身上伤痕累累。但黑色就不然,即便有划痕,用黑色的马克笔一涂,就能够盖住划痕了。”在尹飞的影响下,现在市面上越来越多的厂家开始生产黑色的中国鼓、排鼓等。国内一些顶尖的院团与院校也都开始使用黑色鼓。

乐团起初向学校或乐团借排练厅排练,当其他人需要用排练厅时,他们就得把乐器运走,等其他人用完排练厅后再把乐器运进去。收一次乐器至少需要花费三个小时,还要支付运输器材的运费,来来回回消耗极大。加之去年,乐团在通州存放乐器的仓库漏雨,把很多乐器都淋坏了,损失惨重。尹飞痛定思痛,决定一定要有一个排练厅,不仅能存放乐器,也能让乐团有一个固定的排练室。最后他在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附近找到了一间仓库,将它改建成了排练厅。从排练厅装修、房租到购置乐器的费用,都由尹飞承担。

现在很多人找尹飞演出,他都会推荐乐团去合作。乐团所带来的这种中国打击乐前所未有的视听感受,也让很多人关注到了他们。7月16日,乐团将在上海MISA举行专场演出。8月,尹飞将带领由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学生组成的少年进击打击乐团在天津举办专场演出。10月初,进击打击乐团将在余杭音乐节上亮相。11月26日,他们还将与南京民族乐团有一场联合演出。尹飞觉得很多好机会都在向乐团招手,他也在思考怎样将这种优势延续下去,怎样继续创新,怎样积累下作品,怎样留下精品。尹飞期待,未来进击打击乐团可以成为一支职业化的打击乐乐团,能够更好地促进行业发展。

尹飞自带使命感,他想让民族打击乐越来越好。在他看来,民族打击乐应该叫中国打击乐更为合适。首先民族这个词有局限性,目前国内活跃的民族打击乐演奏家都是学贯中西的。用中国打击乐一词,不仅包含了古代、现代和当代各个时期,也体现了民族打击乐的包容性。尹飞说,以前,中国打击乐中的美好、精华的部分,只被国内打击乐的小圈子熟知。现在,我们的国家、整个中华民族都更加地自信了,是时候让更多人看到中国打击乐的魅力。中国打击乐的路其实就在我们脚下,我们只要坚定地走下去。”